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3、对偶的主要形式有形式上、内容上、结构上三种。
4、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
5、有时候,特别是在诗句中,上下句相对的词语是反义词,这样也构成严对(有些书也称为严对中的反对)。比如,李白《塞下曲》中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其中的“晓”与“宵”是反义词。在诗句中上下相对,也是严对(工对)。
6、但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7、特征: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这一句或这一片段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语言简练工整,在形式上起到了使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的作用,或者说内容上起到了互相补充和映衬的作用,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10、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
11、详解: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12、节奏形式是严格的两个双音步加一个单音步,并且单音步只能出现在句子的中间或者末尾,不能出现在开头,两个相邻的双音步的平仄必须相反。
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4、四、流水对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例如《山居秋暝》就是典型的例子
17、“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8、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很多古诗词中都会用到对偶,例如:唐诗宋词元曲《登高》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9、赏析对偶的修辞手法:
20、对偶修辞手法的定义
21、总之,在汉语中,对偶的修辞手法运用广泛。它不但音节和谐,节奏鲜明,概括性强,而且具有极其整齐的审美特点,因而深受文学家们青睐,读者的喜欢。
22、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对偶句就是句式相似的句子、
23、②、显得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并具有很强的气势;(效果)
24、在汉语中,不同词类中又分很多的小类,只要在语言之中经常并列,也算是严对。譬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其中的诗句中自对的“山”与“河”属于表示地理类,“草”与“木”属于植物类,对得已经工整了,而且上句的“地理”与下句的“植物”相对也算是严对(或者称工对)。
25、对偶修辞手法的作用
26、五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27、③、表现了作者对待敌人决不屈服意志与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精神。(品质与精神)
28、(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9、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30、根据汉语中词语的多音多义的语言特点,有些词语存在着两个及其两个以上的意义,作者在运用时,本来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这就是对偶修辞手法中的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都知道,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这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31、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的一对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手法。
3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3、流水对是指上下相对的两个句子,在内容上表现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表现出诸如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的对偶。也就是说,构成流水对的两个句子是关系密切的,相互衔接、限制的。也就是说,如果把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比如,唐朝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又如,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们都是流水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流水对的特点。
34、勿以恶小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先汉所以倾颓也.
35、(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6、一、严对,就是严格要求相对的词类相同,也就是常说的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相对的字数等;句式相同;平仄相拗,没有重复的字词。比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7、二、宽对
38、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39、宽对就是要求结构基本相同,音韵大致和谐,允许有相同的字词出现,属于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锦字,如此等等,均可构成宽对。譬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陈子昂《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有一句名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这就是宽对。
40、在阅读理解题型中,如果遇到提问对偶修辞手法作用的题目,可以按照以下格式进行语言的组织:
41、对偶修辞手法的答题方法
42、《语文基础知识》中说:“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现就自己的理解谈谈对偶修辞手法常见的类别(没有按一定标准划分,仅就常见的形式而言),仅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43、①、诗句运用了对偶(反对)的修辞手法;(手法)
44、以上就是对偶修辞手法的作用和答题格式。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45、顺便说说“合掌”。在形成的对偶中,如果是同义词相对,看来很工整,对的也比较整齐,但对于汉语诗歌中的对偶来说,就不是那么美妙了,却是“似工而实拙”。比如,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但也不是不允许存在,这两句也有自己的特点——以动衬静的佳句。只是说,在古代诗词中,由于诗词的语句数量有限,特别是律诗、绝句等,需要在极少的语言中,表达丰富的内容。可以说,句句是金,不可浪费。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其实这就是通常说的“合掌”,它是诗家的大忌。
46、对偶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对偶的作用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47、三、借对
48、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49、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1、修辞手法是指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偶这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5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3、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节律感。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54、对偶,词性相同,字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