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忆江南三首》不是刘禹锡的作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
2、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3、《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原文如下: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4、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7、酒旗风:酒旗在风中招展。酒旗,酒家门前的招旗。
8、白居易的《忆江南》词共是三首:
9、白居易于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至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为杭州刺史,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为苏州刺史,但只几个月就因眼疾回到洛阳。也就是说白居易在江南待的时间最长的就是杭州。这三首词是白居易67岁时的回忆之作。白居易的杭州为官,最为自豪的是他的政绩,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治水。一个当上了官的读书人,能够将自己的所学造福于民,这是白居易人生的最好的落实,回忆这些,是作者最大的慰藉。三首《忆江南》中,字面虽然写的是景,但是处处隐约透出作者对为政江南,特别是在杭州时的得意与自豪。
10、《忆江南•春去也》
11、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出自唐·杜甫《北征》
12、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三首》
13、至于“日出”“春来”两句,更在师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明媚的春光里,从初日、江花、江水、火焰、蓝叶那里、吸取颜料,兼用烘染、映衬手法而交替综错,又济之以贴切的比喻,从而构成了阔大的图景。
14、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15、杜牧没有《忆江南》的诗。白居易写过三首。而且忆江南是词牌名,不是诗。
16、碧空里的团圆明月,月光里的巍峨山寺和寺中的三秋桂子、婆娑月影,都很美,然而如果不通过抒情主人公的审美感受,就缺乏诗意。着一“寻”字,则这一切客观景物都以抒情主人公的行动为焦点而组合、而移动,都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视觉、嗅觉、触觉乃至整个心灵而变成有情之物。于是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意盎然,引人入胜。浙江流到杭州城东南,称钱塘江;又东北流,至海门入海。自海门涌入的潮水,十分壮观。《钱塘候潮图》里这样描写:“常潮远观数百里,若素练横江;稍近,见潮头高数丈,卷云拥雪,混混沌沌,声如雷鼓。”
1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9、接下去,即用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南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春来”互文见义。
20、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出自唐·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21、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风色相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
22、忆江南古诗
23、白乐天二十多岁就中了进士,从此游泳宦海,几上几下,几经波折。唯杭州之任最少羁绊,最有作为。一心治国平天下的他,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回忆起来,收获的自然是甜甜的慰藉与温馨。而当官不为民做主的贪官、昏官,即使心如铁石,也难免有负罪的恐惧,他们是不会有这样的平和而美丽的回忆的,写写山水花月已经不错了,断不可能写出白居易一样的江南深情。
24、这是白居易写的《忆江南》词,这个词牌原名《望江南》。白居易则即事名篇,题为《忆江南》,突出一个“忆”字,抒发他对江南的忆恋之情。第一首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
25、这一“寻”字,使得诗中有人,景中有情。
26、正如词中所说的,三首《忆江南》是有“最忆”与“其次”的,是有顺序的。
27、四百八十寺:言寺庙之多,非实指。
28、这三首《忆江南》词,为我们展示出美丽的水乡江南胜境,成为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作。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读到作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是对江南的美好回忆,唤起人们对祖国河山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这是不到位的,我们不仅要看到这是写景的佳作,更应该看到这三首《忆江南》中深一层的内涵。
29、早晚复相逢!
30、白居易〔唐代〕
31、千里:指辽阔的江南。
3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3、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34、将西湖之忆放在最先,时时挂念,除了西湖之美,主要原因应该是,回首当年带着杭州人民对西湖的治理。白居易对西湖的感情,在他的诗中经常有所流露。在杭州时,他曾带领百姓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水井,以利饮用。至今西湖还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关于他的传说。如果仅留恋的是红胜火的花、绿如蓝的水,那样就成了闲梦的江南,那就是游客的江南了。白居易的江南,留有他的播种,留有他的心血,这样的江南之忆,实是收获果实一样的品味。
35、不仅色彩绚丽,耀人眼目;而且层次丰富,耐人联想。
36、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37、第二首说的是“最忆是杭州”,却放到了第二位,排在了西湖之后。“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其实这算不上写景,实际是写人,是写自己,是写自己工作后的业余生活。公务之余行走于山寺路上,毫无负担地赏月;案牍之暇屈肱侧卧,心境平和地看潮,这是身体的休息,更是心理的放松。这种紧张之后的解放,闲极无聊的散人是不可享受到的;这种工作之余的坦然,是刮地三尺的贪官绝不会有的。这些追忆中,流露着安宁、闲适与坦然。这实在是对杭州之任的自我欣赏。
38、第三首词歌咏苏州,选取竹叶春酒和吴娃醉舞,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
39、春竹搞笑饮吴酒,吴娃双舞醉芙蓉。
40、千里莺嘀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41、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42、正因为“潮头高数丈”,所以作者当年做杭州刺史的时候,躺在郡衙里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壮丽景色。“山寺”、“月”、“桂”,本来是静的,主人公“寻桂子”,则是动的。以动观静,静者亦动,眼前景物,都跟着主人公的“寻”而移步换形。然而这里最吸引人的还不是那移步换形的客观景物,而是主人公“山寺月中寻桂子”的精神境界。他有感于山寺里香飘云外的桂花乃“月中种”的神话传说,特来“寻桂子”,究竟为了什么?是想寻到月中落下的桂子亲手种植,给人间以更多的幽香呢,还是神往月中仙境,感慨人世沧桑、探索宇宙的奥秘呢?海潮涌入钱塘江,潮头高数丈,卷云抢拥雪,瞬息万变,这是动的。主人公“郡亭枕上看潮头”,其形体当然是静的;但他内心世界,是否也是静的?作者有一首《观潮》诗:“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不用说,这是他在“郡亭枕上看潮头”时出现的内心活动。但难道只此而已,别无其他吗?何况,仅就这些内心活动而言,已蕴含着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哲理,值得人们深思!第三首,照应第一首的结尾和第二首的开头,从“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冠下,追忆苏州往事:“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即一而品尝美酒,一面欣赏美女双双起舞。“春竹叶”,是对“吴酒一杯”的补充说明。张华诗云:“苍梧竹叶清,宜城九酝。”可见“竹叶”本非“吴酒”,这里用“竹叶”主要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在字面上对偶。“春”在这里是个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可以解释成春天酿熟的酒,作者在另一篇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也可以解释成能给饮者带来春意的酒,作者生活的中唐时代,就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从“春”与“醉”对偶来看,后一种解释也许更符合原意。“醉芙蓉”是对“吴娃双舞”的形象描绘。以“醉”字形容“芙蓉”,极言那花儿象美人喝醉酒似的红艳。“娃”,美女也。西施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修建的住宅,叫“馆娃宫”。开头不说忆苏州而说“忆吴宫”,既为了与下文协韵,更为了唤起读者对于西施这位绝代美人的联想。读到“吴娃双舞醉芙蓉”,这种联想就更加活跃了。“吴酒”两句,前宾后主,喝酒,是为观舞助兴,着眼点落在“醉芙蓉”似的“吴娃”身上,因而以“早晚复相逢”收尾。“早晚”,当时口语,其意与“何时”相同。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又在《问杨琼》诗里慨叹道:“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诗歌,需要有音乐性和图画性。但它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却不独在于声韵悠扬,更在于以声传情;不独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白居易把情看作诗的“根”,作诗谱歌,力图以浓郁的实感真情动人心魄。这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艺术经验。这三首《忆江南》也正是他的艺术经验的结晶。正如题目所昭示,洋溢于整个组诗的,是对于江南的赞美之情和忆恋之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真是写景如画!但这不是纯客观的景,而是以无限深情创造出来的情中景,又抒发了热爱江南的景中情。读这两句词,不仅看见了江南春景,还仿佛看见主人公赞美江南春景、忆恋江南春景的体态神情,从而想象他的精神活动,进入了作者所谓“情交”的境界。读“山寺”、“吴酒”两联,情况也与此相似。这三首词,从今时忆往日,从洛阳忆苏杭。今、昔,南、北,时间、空间的跨度都很大。每一首的头两句,都抚今追昔,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每一首的中间两句,都以无限深情,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结句则又回到今天,希冀那些美好的记忆有一天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因此,整个组词不过寥寥数十字,却从许多层次上吸引读者进入角色,想象主人公今昔南北所经历的各种情境,体验主人公今昔南北所展现的各种精神活动,从而获得寻味无穷的审美享受。这三首词,每首自具首尾,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各首之间,又是前后照应,脉络贯通,构成有机的整体。在“联章”诗词中,其谋篇布局的艺术技巧,也值得借鉴。(摘自《唐宋词鉴赏辞典》,作者霍松林)
43、忆江南词三首其三
44、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45、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46、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47、“春竹搞笑饮吴酒”全诗
48、《忆江南词三首》
49、唐代白居易
50、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1、春来百花盛开,已级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
52、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53、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
54、刘禹锡关于江南的诗词:
55、浙江潮和月中桂子,就是杭州景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东西,而作者对此也感受最深,因而当他把记忆的镜头移向杭州的时候,首先再现了“山寺月中寻桂子”这样一个动人的画面。
5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57、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58、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作者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59、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60、关于伊娃的诗歌如下:
61、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出自唐·顾况《洛阳早春》
62、【译文】
63、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之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
64、第一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排在“最忆是杭州”之前,虽不说是“最忆”,但是位置已经是列在最先了。
65、这首诗,写出了江南是杜牧的,只有杜牧懂得江南的灵魂,和江南融为一体。然而诗人没有被江南的山水陶醉,江南的山水没有遮住诗人的眼睛,他的心中有一份清醒,他的灵魂有一份不甘。江南,安慰着诗人;诗人,沉醉于江南。
66、第一首词的主旨是伤春。第二首词的主旨是惜春。全词体现了作者“清新流畅,含思婉转”的艺术特色。
67、作品原文:
68、“吴娃双舞醉芙蓉”意为“看一看吴宫的舞姬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出自白居易——《忆江南三首-第三首》,作品原文如下:江南忆,其次忆吴宫(译文:江南的回忆,还有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译文: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舞姬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早晚复相逢
69、春竹好,风景旧曾谙。
70、第二首紧承前首结句“能不忆江南”,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开头,将记忆的镜头移向杭州。就杭州景物而言,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是什么呢?且看宋之问的名作《灵隐寺》:“……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71、出自唐代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72、《忆江南》是白居易创作的,杜牧写的诗是《江南春》:
73、想一想他到底在忆什么。
74、作者:杜牧体载:七绝
75、这首《江南春》是素负盛誉的佳作。短短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多姿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76、相思不管年华,唤酒吴娃市。
77、出自宋代吴文英的《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78、忆江南词三首
79、南朝:指东晋以后,占据南方的宋、齐、梁、陈四朝。历史上,南朝皇帝以佞佛著名。
80、“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这是说自己时时惦记着江南。这里的“江花”之“江”,我们不应该老实地理解为河流或是长江、钱塘江。红胜火的花应该是荷花,流动的江水中是无花的;绿如蓝的水,不应该是流动的江水,而应该是湖水。这首词写的其实是西湖。
81、畴昔同幽谷,伊尔迁乔木。——出自唐·孔绍安《赠蔡君》
8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83、天笙寺里,秀月朗照,桂花飘香,一位诗人,徘徊月下,留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身看地,看看是否真的有桂子从月中落下,散在桂花影里。
84、忆江南:唐教坊曲名。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8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86、第一首写的是江南人司空见惯的荷花、绿水,第二首写的是公余的惬意,只有第三首“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写的是苏州,写了酒,写了歌舞,写到了真的文人骚客的江南。但是,三首之中,也就这首最是“其次”,最少有人称道。究其原因,就是只有娱乐,少了前面两首的那种真情。白居易任职苏州,只有几个月,就因眼疾而离开,他想在苏州继续杭州事业的想法没能实现。他离苏州时,郡中士民涕泣相送,这是对他杭州政绩与人品的褒扬,同时也为他不能为苏州百姓做主痛心。
87、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出自唐·白居易《五凤楼晚望》
88、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里,因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
89、作者不是刘禹锡,是白居易
90、“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即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91、出自宋代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92、《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作者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之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第三首词歌咏苏州,选取竹叶春酒和吴娃醉舞,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这三首词主旨相同而各具首尾,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以及女性之美,相对独立而又互为补充,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93、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94、山郭:依山的城郭。
95、[唐]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