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对梭罗的评价
1、杰米森在书中不断地提醒我们热情是具有感染力的,此书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在阅读它时,让人不知不觉中也跟着她一起向往大自然,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也充满希望。虽然每个人的性格多少是天生注定的,但是,态度是可以改变的。既然我们了解到热情洋溢的情绪会产生这么多积极的结果,我们为什么不选择以热情洋溢的情绪来面对每一天呢?就如作者说“对生活充满热情,这才是生命的终极确证”。
2、詹姆斯•费尼莫•库珀:反映边疆生活的《皮袜子故事集》(“皮袜子”是小说主人公纳蒂•班波的绰号五部曲:《拓荒者》、《最后的莫希干人》、(《草原》、《探路者》和《杀鹿人》以及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
3、《瓦尔登湖》
4、埃德加•爱伦•坡:坡最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文学思想和理论,他的推理和恐怖小说最广为人知,而坡最看重的是自己的诗。他的圣诞恐怖小说中最著名的是《莉姬亚》,《黑猫》、《厄舍府的倒塌》,诗《乌鸦》。
5、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知名作家:
6、沃尔特•惠特曼:他是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他所以给自己诗集取名为《草名集》,其寓意是在于“草叶”随处生长,最富有生命力。它象征着普通人,也象征着发展中的美国。同时,“草叶”也象征惠特曼自己关于民主、自由的理会想和希望。
7、约翰出生于1815年,和梭罗相差只有两岁,彼此间的感情非常深厚。他们从小睡一张床,结伴到康科德镇学校念书,1828年又一起转到康科德学院。五年之后,梭罗考取了哈佛学院,已经在邻郡唐顿镇当上教师的约翰节衣缩食,帮忙支付了部分学费和生活费。梭罗在1837年毕业,先是在康科德镇中心学校任教,但由于不愿体罚学生,只工作了几个星期就辞职。翌年,约翰从唐顿镇返回故乡,接手关闭数年的康科德学院,亲自担任院长,并由梭罗出任古典学教师;兄弟俩自此同事了三年多。除了拥有共同的事业,他们甚至还共同爱上一个叫做伊伦·西瓦尔的女孩,不过兄弟俩先后求婚都遭到拒绝。
8、这是两个退隐者,卢梭和梭罗,他们都是文明社会的厌倦者。卢梭曾经远离巴黎,住到退隐庐一段时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他一生中最最安定的时间;梭罗,则曾带着把斧子,跑到瓦尔登湖边上住了两年。同样地,他们最后都回到了文明社会,虽然原因不相同。卢梭去退隐庐的时候,他已经名气极大,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做到真正的退隐了,而且他本身的行为也引起了公众的极大注意,成为争论的焦点。而梭罗去瓦尔登湖的时候,则全无名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去体验一种新的生活的。
9、除了热爱自然之外,他们都热爱自由。在任何时代,对自由的珍视,始终是极为少数人的特权,能够感觉到自由的人,在每个时代,总是不同寻常的。但他们热爱的方式又丝毫不同。卢梭一开始就说,人生来自由,但却又无时不在枷锁之中。《社会契约论》是部经过深思熟虑的著作,虽然在写作上卢梭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10、俄国:克雷洛夫、屠格涅夫、果戈理、车尔尼雪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
11、德国:歌德、海涅、席勒、格林兄弟、尼采;
12、他们两人都是热爱自然的人,但两人热爱的方式却并不相同。卢梭爱的是某种精神意义上的自然,对自然风光,他有一种精神上的狂喜,而且含有很强的自我解放意味和浪漫化的词句:
13、赫尔曼•麦尔维尔:小说家、诗人。他以其海上经历为事实依据写成其寓言杰作《白鲸记》(1851年),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14、“我生来就是为了作他人绝无仅有的知心朋友的。然而知我之心的人还没有到来。现在我已经到了我的心扉已开始关闭,不再向新的友谊打开的年龄了。我梦寐已求的甜蜜的感情,永别了。现在已为时太晚,不可能再过幸福的生活了。”
15、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16、《天才向左疯子向右》是畅销书作者杰米森继《躁郁之心》后又一心理学力作。杰米森从此书第一页开始,就带领我们游走于《圣经》以及爱默生、梭罗、惠特曼等人的名著,去欣赏大自然无尽的美妙。她从许多各行各业人物的成就,毫不犹豫地向读者阐述热情洋溢的本质,以及这一特质与追求知识、冒险、创造力和生存本身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和读者分享了热情洋溢在人类史上以及个体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人类俱有不可压抑想采究生命奥秘的渴望,对真善美更有遏制不了的憧憬和追求。
17、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著名的幽默大师。代表作,《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取材于美国19世纪50年代的社会生活。它以儿童冒险经历为线索,透过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的眼睛,描写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腐朽和奴隶制度的罪恶。
18、当亨利·戴维·梭罗在1845年7月4日搬到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时,即将年届二十八岁的他也许并没有料到,这次貌似寻常的举动将会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极为著名的事件。他平静的心态可以从翌日所写的笔记中略见一斑:
19、而梭罗并没有多少政治著作,最著名的当然是那篇被后人冠以《论公民的不服从》的著作了。在20世纪60年代不服从运动兴起之后,这部著作也作为近代关于公民不服从最初典籍。但梭罗的野心远不如卢梭之大,他从来没有想确立过一个他所要的社会是什么样的。他对美国政府的批判,更多地来自那种美国印第安人对自由的极端热爱,和对强权的桀骜与不驯。
20、没有人能给他一个很好的回答。于是他在28岁那年(1845年),在距离他的家乡康科德镇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起来,过了两年自耕自食的生活,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并在1854年以此为题材写成了著名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
21、欧美许多作家谈到契诃夫的创作对20世纪文学的影响。在中国,在契诃夫逝世后不久,《黑衣教士》和《第六病房》等小说就被译介过来。他的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也早在1921年和1925年先后由郑振铎和曹靖华等译成中文。
22、梭罗体积小,质量低,卢梭体积大,质量高
23、其他作品有政论《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抗命》、《公民不服从论》)(1849)、《没有规则的生活》(1863),游记《马萨诸塞自然史》、《康科德及梅里马克河畔一周》、《缅因森林》等。《瓦尔登湖》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的隐逸生活,而《公民不服从》则讨论面对政府和强权的不义,为公民主动拒绝遵守若干法律提出辩护。
24、年,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又译为《湖滨散记》)(1854),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而《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
25、他们的出发点也不同。一个是早期浪漫派,或者说是浪漫派的先驱,一个是美国早期纯朴世界的一部分。梭罗和早期美国融为一体,他与各处的印第安人打成一片,和他们相处极好。他在纯粹自然中的生存能力,远好过卢梭。而卢梭从本质上来说,是巴黎社交场合的一部份,虽然他生在日内瓦,而且终其一生都对他的故乡没有丝毫的抱怨过。但他的成名是在巴黎,而且他的交往圈子,也多在巴黎。但几乎从一开始,他就是个如此矛盾的结合体,他几乎与他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但又在巴黎拥有盛名,他有一颗太激荡的灵魂了。
26、虽说永别了,但是这希望永不断绝,对这世人的爱意也永不断绝。说道别,仅仅因为他已经太老了。而梭罗是个极为简单的的人,无论从经历上还是思想上都很简单,他的爱情也很简单,正如那时的美国。他一生远没有卢梭那么多的经历,他所接触的最了不起的人物也许就是爱默生了。而卢梭的经历则太复杂了,那时的欧洲,是最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先后作过镂刻匠、家仆、收税人、官吏、家庭教师、乐谱抄写员、外交秘书、作曲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27、到了1841年,约翰罹患了肺结核,身体越来越差,梭罗独木难支,只好关掉康科德学院,随即住进爱默生家,帮忙做些家务杂活的同时,也向他学习写作。在爱默生的提拔之下,梭罗开始在超验主义的大本营《日晷》(TheDial)杂志发表文章,成为崭露头角的文坛新人。
28、“早晨阳光明媚,一片宁静安详,湖面像镜子一样光滑,唯一的涟漪是我们划进湖时荡起的。透过淡蓝色的薄雾,可看见湖边黑黝黝的山,周围还有白得发亮的纸皮桦树干和其他树木和在一起,在一个看不见的西边湖湾里嬉戏的潜鸟似乎受到这美丽早晨的鼓舞而发出的欢乐鸣叫飘过湖,清晰地传入我们耳里。”
29、不是的啊,以下是两本书的简介
30、对于卢梭来说,自然仅仅是一个梦,或者说仅仅是一个阿卡迪亚,即使在他最安宁的时候,他的灵魂依然是激荡不安的。而对于梭罗来说,自然是确切存在的,而且是如此贴切的和他融为一体的。我不敢说卢梭要是处在梭罗的环境下是否会感到幸福,但他们是不相同的人。卢梭要求的太多了,他要求的是被世人所爱,他本人也太爱这世人了。即使当他垂暮之时,他依然能写下这样的词句:
爱默生对梭罗的评价
31、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俄国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杰出的剧作家,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契诃夫在世界文学中占有自己的位置。他以短篇小说和莫泊桑齐名。
32、撰写笔记是他在八年前,亦即1837年养成的习惯。那年秋天他结束了在哈佛学院四年的学习生涯,遇到比他早十六年毕业的校友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因为在前一年出版散文集《自然》而声名大噪的爱默生已经组织起超验主义俱乐部,并且刚刚在8月31日发表了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呼吁该国作家摆脱欧洲的影响,开创能够在风格上独树一帜的美国文学,隐隐有成为文坛领袖之势。爱默生对这个和他一样居住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的学弟青眼有加,交谈间问起梭罗是否有写笔记的习惯。梭罗受到很大启发,随即开始实践这种将会给他今后的创作带来极大帮助的做法:
33、“只有在这样的地方,大自然才能向我展现它永远清新美妙的景色。染料树的金色和欧石楠的大红色是那样的华丽,简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挺拔的树木把他们的影子投在我身上,我周围的灌木和我脚下的花花草草,既赏心悦目,又能引起我的细细研究的乐趣。那些都美好的事物令我目不暇接,看了这个又那个,真是心醉神迷,好像进入了梦幻之乡。我一再禁不住地说,啊,所罗门在极其繁华的时候,也不如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那样美。”
34、他坚持了整整二十四年。1906年,波士顿的哈夫顿·米弗林公司(HoughtonMifflinCo.)出版了《梭罗笔记》,收录的条目从1837年10月22日到1861年11月3日,总共有十四卷之多。然而,他在瓦尔登湖独居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所做的笔记却非常少,只占据了第1卷的后三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梭罗其间很少读书或者写作;恰恰相反,他生前出版仅有两部作品,《在康科德河与梅里麦克河上的一周》与《瓦尔登湖》,都是那段离群索居的岁月孕育出来的。其实梭罗之所以搬到瓦尔登湖畔居住,最直接的原因正是他需要安静的环境,以便完成一部构思已久的、悼念其亡兄约翰的作品。
35、“诸君生活在这个人世之间,度过了什么样的生活哪?你们生活得如此糟糕是否必要呢?这种生活是否还能改善改善呢?”美国青年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如此发问。
36、《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不过必须注意的是:看似。 多年前我曾经收到过一张生日卡,上面写的那句话很动人:最精彩的,其实就是世界本身。也就是看到这句话不久,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环游世界,因为总觉得有必要认识下自己生活的这个星球。也就是有了这个愿望后不久,我想到了刚刚提到的问题: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在好奇心驱使下,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方式,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答案。但是我发现,谁也说不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就在我为此困惑的时候,某次听一个是精神科医生的朋友说起了一些病例。然后好像明白了一些:明白为什么没人能说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了。 道说:这里是人间;佛说:这里是六道之一;上帝说:这里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战场;哲学说:这里是无穷的辩证迷雾;物理说:这里是基本粒子堆砌出来的聚合体;人文说:这里是存在;历史说:这里是时间的累积。所有的解释都在这里。 看来,这个世界是有无数面的不规则体。 于是我开始饶有兴趣地问身边那些熟悉的人:“在你看来,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不过,并没得到态度认真的回答。 为什么呢?大概因为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也很少有人真的愿意面对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在忙着挣钱,找老婆。升职……很少有人在乎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更多的人对于我这种不忙着挣钱,不忙着找老婆,不忙着升职的行为表示不解,同时还半真半假地表示关注:你疯了吗?
37、这与梭罗极其冷静的描写大相径庭。梭罗每到一处,总是不厌其烦地记录下当地的每一种自然植物,列出一个长长的极其繁杂的名单。但他对纯粹自然风光的热爱丝毫不在卢梭之下。《缅因森林》和AweekontheConcordandMerrimackRivers中的对自然风景,简直就是不经意之间的随笔一画,就能达到那种如画的效果:
38、法国:拉伯雷、拉封丹、莫里哀、卢梭、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小仲马、福楼拜、莫泊桑、都德、左拉、洛蒂、儒勒·凡尔纳、罗曼·罗兰;
39、月22日。“你在忙什么呢?”他问,“你做笔记吗?”所以我在今天做了第一次笔记。
40、亨利•詹姆斯: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说,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贵妇人的画像》小说简介小说讲述的是美国年轻女子伊莎贝尔崇尚个性自由,不愿平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她到欧洲后得到一笔遗产,曾一度认位金钱可以为她的想象力插上翅膀,使她能够自由安排自己的命运。但她涉世不深,金钱没有给她带来自由,反而使她陷入奥斯蒙德及其情妇梅尔夫人设下的圈套。他接受了奥斯蒙德的求婚,以为自己的钱可以为貌似高尚但一文不名的奥斯蒙德带来幸福。当真相大白后,已经成熟起来的伊莎贝尔毅然决定面对现实,留在丈夫身边,再一次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道路。8、欧•亨利:美国小说家,其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欧•亨利式结尾扬名与世。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警察与赞美诗》故事描写纽约的一个无业游民想方设法让警察逮捕入狱,以期获得一个避寒的栖身处所。他吃白食,砸碎橱窗,冒领财物,盯稍,扰乱治安等,但都不能达到被捕的目的。
41、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写有许多政论,反对美国与墨西哥的战争,一生支持废奴运动,他到处演讲倡导废奴,并抨击逃亡奴隶法。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
42、英国:福笛、斯威夫特、萨克雷、简奥斯丁、狄更斯、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毛姆、伏尼契、哈代;
43、《生命的庇护》,《蜗牛的命运》,《森林里的小裙子》
44、“我见过各种各样的人,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社会阶层。在五十年中,如果我善于利用了我的时光的话,我就可以说,我等于活了好几个世纪。”
45、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红字》小说描写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跟丈夫从英国移居当时尚属英殖民地的美国波士顿。中途丈夫被印第安人俘虏。
46、亨利·戴维·梭罗(HenryDavidThoreau,1817年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
47、月5日,星期六。瓦尔登湖。昨天我搬到这里来生活。这座木屋让我想起几座以前见过的山间住宅,它们似乎散发着飘渺的氤氲,令人联想到奥林匹斯山的神殿。去年夏天,我曾在某位开办锯木厂的人家里住过,就在卡特斯基尔山,松树果园再往上那片生长着蓝莓和树莓的地方,那里非常清净和凉爽,别有一番仙境的意味。……墙壁是木条拼接而成的,并没有涂抹灰泥,里面的房间也没有安门板。那座房子显得高尚脱俗,兼且气味芬芳,很适合招待嬉游人间的神仙……
48、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其思想深受爱默生影响。在《瓦尔登湖》一书中,他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提倡自然主义、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