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念文章的下一句
1、孔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冒充斯文。
2、孔子游列国——尽是礼。
3、孔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4、孔夫子教三字经——藏匿人才
5、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6、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
7、孔子拜师——不耻下问。
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埋没人材字)
9、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10、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
11、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2、孔夫子的嘴巴——七步之才
13、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14、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15、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16、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17、孔子推磨——难为圣人。
18、孔夫子唱戏——七步之才
19、孔子讲学——之乎者也。【同类歇后语】1、孔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20、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21、孔夫子念文章歇后语下一句是咬文嚼字。
22、孔子出门——三思而行。
23、孔夫子念文章——句斟字嚼
24、孔夫子拿扫帚——斯文扫地
25、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的释义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的是着重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咬文嚼字在汉语成语上的意思是,在词句上斟酌推敲,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等。出自杀狗劝夫的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故事中表示的是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26、孔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才。
27、孔子挂腰刀——不文不武。扩展资料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28、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29、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30、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