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名句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3、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5、已,副词,已经。
6、乃,副词,乃至。
7、则,在这是连词,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有因果关系。
8、“下车引之”中的“之”,代词,他,代指元方。
9、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0、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1、而,连词,相委而去。
12、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的虚词如下:
13、一日,大雪飘飘,谢安组织孩子们学习,谢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对侄女谢道韫的回答生动特别高兴。陈太丘与友期期行,太丘走后,朋友才来说“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很惭愧
14、“与人期行”中的“与”,连词,和。
15、与,介词,与友期。
16、主题思想《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的。这些人物对话,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句句都紧扣文章中心,紧扣人物性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文章写友人与元方的对话有三句。第一句“尊君在不?”开门见山,问得直截了当,毫无谦恭之意,初露性格的鲁莽。第二句“非人哉!”出言不逊,当着儿子骂父亲,这是不讲礼仪的行为,再露性格的粗鲁。第三句“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看似有理,实则无理。不自责自己失约误期的错误,反而委过于人,怒斥对方如约而行的正确做法,这就更加暴露出友人不讲道理的性格特点
17、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18、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9、本文中的虚词主要有以下几个。
20、“去后乃至”中的“乃”,副词,才。
21、《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撰写,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陈太丘与友期行》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22、“则是无信”中的“则”,副词,就。
2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