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赞美竹子的诗句
1、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2、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3、《墨竹图题诗》清代:郑燮
4、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5、《题画竹》
6、诗句: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出自:清代·郑燮《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释义:我画了一竿瘦竹,竹子能在(秋天)凉风习习的江边当作渔竿。
7、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8、译文:一节又一节,上千的枝条积攒着无数的绿叶。我不会去开花,免得找来野蜂与蝴蝶。
9、四十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10、出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
1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12、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13、清·郑板桥
14、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15、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16、《竹石》
17、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18、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19、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20、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清代:郑板桥《题画竹》
21、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22、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23、全文译文: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24、释义:竹子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25、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26、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27、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28、诗解读:“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长出来的竹子要比老的枝干高很多,但新竹子的生长又离不开老竹的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如果下一年有再生的枝干,今年的新竹又会作为衬托,扶持下年再生的竹子长得更高。这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趋势,就好像人类社会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样,而且在晚辈强大的同时要不忘前辈的帮扶教导之恩。
29、出自:清代·郑燮《竹石》
30、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赞美竹子的诗句
31、郑板桥(原名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3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3、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34、《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
3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6、诗解读: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四句诗把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是题画诗中的佳作。
37、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38、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39、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40、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41、郑板桥: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朝学者、书画家、“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42、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4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44、《新竹》
45、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46、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47、《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48、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清代:郑板桥《题画竹》
49、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50、释义:秋风昨夜渡过潇水湘水,惊动石头,穿过树林一贯发狂。
51、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出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释义: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52、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出自:清代·郑燮《竹石》释义:竹子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
53、释义: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54、【清】郑燮(郑板桥)
55、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清代:郑板桥《竹》
56、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57、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58、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59、译文:秋风昨晚吹过此地,狂风大作的吹动石头穿过树林。只有竹子完全不怕风吹,哪怕一千次的风都能坚强的挺立。
60、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郑板桥赞美竹子的诗句
61、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62、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63、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64、《新竹》清代:郑燮
65、释义:只有竹枝浑然不怕,挺身而出与狂风搏斗。
66、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67、郑板桥关于咏竹古诗有多首,以下列出较为经典的三首,前两首为“咏竹”,后一首“借竹抒意”,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关心。每首诗原文及解读如下:
68、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69、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70、(清)郑板桥
7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2、出自:清代·郑燮《新竹》
73、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74、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75、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道。
76、下面是郑板桥咏竹诗十首,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77、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78、出自:郑板桥画《竹石图》上邵宏远的题诗“卷石双禽竹一竿,清风日日保平安。高斋正好闲楼息,太北冰霜伴岁寒。”
79、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80、卷石双禽竹一竿诗句:“卷石双禽竹一杆,清风日日报平安。”
81、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82、出自《新竹》—清·郑板桥
83、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清代·郑燮《新竹》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84、郑板桥(清)
85、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86、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87、诗解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紧紧咬定青山不肯有丝毫放松,坚硬的岩石中只要出现一条裂缝就可以把根须伸入进去,“咬”字是极具力量性的词语,将竹子拟人化,好像是一个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因为根基稳固,所以自然可以经受得住千磨万击,即便是狂风也不能使它动摇。郑板桥一生清贫,经历过不少磨难打击,但依旧性情刚正,坚定如初,可能也正是因为竹子的这种品性,才被郑板桥视为知音的吧。
88、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89、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90、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郑板桥赞美竹子的诗句
91、诗句: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出自:清代·郑燮《题画竹》释义:只有竹枝全然不惧怕它,勇敢挺立地和恶风斗争一千场,一万场!
92、《竹石》清代:郑燮
93、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至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郑板桥集》等。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1],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