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谊在《过秦论》中“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具体写到了秦用暴政措施压制并防止百姓反抗。
2、文中“然陈涉翁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三句极言陈涉出生贫寒和地位卑贱。
3、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4、三、由于靠实力,秦国统一天下并不很难。
5、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短短四句写出陈涉高举义旗并得到天下响应的盛况。
6、过秦论分前三段,主要写三个方面:
7、文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8、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9、《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一句是:振长策而御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10、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及手过一遍”。在读诗词或短文背诵时尤为推荐这一方法,我见过很多学生古诗词背的很溜,老师一要求默写就错误百出,很多文言生字不会写。
11、一背诵过秦论的时候可以分段背诵,一段一段的分成小节来背诵,把大难题化成小难题一个一个的解决,小难题不难解决。
12、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外政策的句子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14、《过秦论》是高中必背文言文之一,有同学觉得很难背。其实理清了文章结构和内部逻辑,这篇课文并不难背诵的。
15、一、秦国世世代代有野心;
16、二、秦国实力愈来愈强大;
17、唯一的背诵难点,可能就是国名和人名的记忆。对于这种无实际意义的名词集合,最好就是通过谐音法,强行把无意义的人名和国名串成一句话,最好是比较完整的一句话,这样就记得住了。
18、二、以统一整齐的句式来统帅。
19、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20、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1、作者用“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聊聊四句总结秦国兼并其他诸侯国,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称霸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
22、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答天下。
2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4、所以在背诵古诗词时我们可以,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25、四段秦统一天下及采取的措施;五段写秦亡原因(陈涉的地位、才能、身份、武器均差,但受人拥护);六段进一步揭示秦亡原因(把陈涉与九国进行地位、武器、军队、智谋对比,突出“仁义不施……”)。
26、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7、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答天下。
28、一、弄清每段内容以及各段层次,为背诵作好准备。
29、二是可以通过先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通过对白话文的理解之后再来背诵文言文,就会更好的背下来。
30、五段:比较前两项,3句,后两项5句.
31、文章结尾一段在列举陈涉诸多弱点后,总结出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结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32、《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33、我觉得背诵过秦论的技巧,首先是你必须先理解清楚过秦论这篇文章讲的内容,然后根据他的中心思想理清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路,就可以非常顺利的背诵过秦论
34、四段:统一时,四句+四句。采取措施:从思想上3句。防备(名城、武器)、守住(2句+3句+3句)→认识(五句)
35、六段:比较,全为2句。分析:“试使”3句+“然”4句+“然后”5句。一句一句记就会了
36、三、配以灵巧的句数,几经诵读,就会背会。
37、过秦论背诵的技巧和口诀
38、第1段着重写秦有野心,第2段着重写有实力,第3段兼而写之。背诵分重点,理清思路心中有数,顺口溜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