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王维
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3、打油诗和古体诗的区别在于字数以及韵律内容,一般古体诗分为唐诗宋词元曲,后两者都是每句字数不定的,而唐诗有五言与七言之分,内容的差别在于打油诗一般是说生活中的事情,而古体诗都是抒发个人情感的内容。
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6、王昌龄的《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7、唐代:杜牧
8、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9、五律七律则要讲平仄对律。好的律诗必须平仄无误,对仗工稳。
10、《无题》李商隐(唐)
11、《书愤》陆游(宋)
1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
13、唐代:柳宗元
1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裏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7、:可以用平韵,也可以用仄韵和换韵。
18、:用韵较宽,不受韵书限制。
19、唐代:杜甫
20、古体诗可以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的,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21、刘禹锡的《浪淘沙》
22、《渭川田家》【唐】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稚[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3、塞上长城空自话,镜中衰鬓已先斑。
24、古诗按形式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2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6、宋代:王安石
27、唐代:李白
28、唐代:贺知章
2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30、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统称。今体诗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都有严格要求,必须用平水韵且押韵都是平声。
31、胡令能的《小儿垂钓》
3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3、张志和的《渔歌子》
34、唐朝之前的都叫古体诗。如《木兰诗》。曹操的《龟虽寿》。刘桢的《赠从弟》等。
3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6、白居易的《忆江南》
3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8、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0、《绝句》
4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2、《山居秋暝》
43、七言古诗体有律诗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有绝句如赵师秀的《约客》等等
44、古体诗,又称古风,指区别于律诗和绝句的诗体,古风的主要特点是:
45、王之焕的《凉州词》
46、《秋夕》
47、五律八句共四十字,七律八句五十六字。平仄和用韵都有规则。韵必平水韵。
48、杜甫的《绝句》、《江畔(pàn)独步寻花》
49、《咏柳》
5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5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3、贺知章的《咏柳》
54、以上是我个人学习的一点体会,写出来与朋友们分享,欢迎大家指导指正。
5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6、:不受对仗和平仄限制。
5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8、古体诗(或“古风”):该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5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60、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2、《江雪》
63、这种诗体以五言和七言居多,也有四言六言和杂言。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蜀道难),杜甫的三吏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并序。白居易的(长恨歌)等等。
6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5、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的诗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式,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
66、高适(shì)的《别董大》
67、宋代:朱熹
68、《梅花》
69、张继的《枫桥夜泊》
70、王翰(hàn)的《凉州词》
71、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师。也称为今体诗。在唐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不包括所谓的“齐梁体”),还有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那么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呢?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别。 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长律。) 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诗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换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近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 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身份讲究的。 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实际上三、四、五、六句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 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 近体诗形成以前,除初次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
72、古风其实就是古体诗的一种,别称一般从诗句的字数分
73、《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74、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赠汪伦》。
7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裏说丰年,听取蛙声壹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76、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古体诗押韵较自由。
77、杜牧的《山行》、《清明》、《江南春》
78、今体诗分为律绝和五律七律。律绝分五绝七绝。五绝四句二十字。七绝四句二十八个字。
79、没有区别,古风和古诗即是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古体诗的特点: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此外,古绝句在唐时也有作者;都属古体诗范围。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出现了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介乎古体、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乃至古体作品中常融入近体句式。但也有些古诗作者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来避律。
80、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近体诗有两种,一种是“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81、一种则是“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