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写文章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在文中就以其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覆辙的两句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重点实词
3、复道:宫中楼阁相通,上下都有通道,称复道。因筑在山上,故称行空。
4、矗:高耸。落:座、所,建筑物的单位量词。一说指院落、院子。
5、南亩:泛指农田。
6、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构:建筑。
7、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阿房宫赋》中“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8、辇(niǎn碾):古代贵族乘坐的人力车。此用作动词,乘车。
9、走:趋向。咸阳:秦朝的国都。
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1、杜牧从秦始皇的角度分析,认为导致天下起义,函谷关被占,阿房宫被焚的原因是:“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12、其人:其民。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讳,以人代民。
13、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渭水源出甘肃,流经陕西省;樊川即樊水,灞水的支流,在今陕西省。
14、文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15、负栋:支撑栋梁的柱子。
16、.【2019年课标Ⅱ卷】杜牧《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17、文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阿房宫中走廊回环曲折、房檐高高翘起的句子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18、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
19、六王: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之君。
20、文中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两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1、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
22、文中描写阿房宫的结局是被项羽一把火烧掉的句子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3、文中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的两句是: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4、独夫:丧尽人心的暴君,指秦始皇。
25、________________,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正确答案】秦爱纷奢 奈何取之尽锱铢
26、《阿房宫赋》以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借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27、要使国家长治久安,“递三世可至万世”,必须要吸取前朝的教训,否则,必将重蹈覆辙。文中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两句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要义。
28、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
29、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仅用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史实写了出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30、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
31、望幸:盼望皇帝到来。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为幸。
32、文中批判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无耻剥削和掠夺,并且挥霍无度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3、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4、文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5、椒、兰:两种芳香植物。
36、锱(zī资)铢(zhū朱):古时的重量单位。《说代》:六铢为锱。此极言微小。
37、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
38、文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39、文章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0、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
4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秦始皇的残暴。其中将阿房宫的钉子与百姓的粮食进行对比的两句是: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2、文中说明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十分宏伟的句子是: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43、文中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等,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的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44、楚人一炬: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咸阳,杀秦将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史记项羽本纪》)。楚人,指项羽。项羽是楚将项燕的后代,故称楚人。
45、知识点总结
46、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
47、文中“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两句,慨叹虽然六国被秦国所亡,但六国其实也有不被灭的可能。
48、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多(前246—前210),在兼并六国前自不能罗致诸侯子女,这里是夸张。
49、总括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其自私无道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50、文中杜牧仅用“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这一历史事件写了出来。
51、逦(lǐ里)迤(yǐ以):接连不断。这里是说到处都是。
52、盘盘:盘旋。焉,犹然。
53、辘(l鹿)辘:车声。
54、杳(yǎo咬):远。
55、文中形容“秦爱纷奢”时,说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是: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56、递三世:传至第三代。
57、妃:帝王的妾,太子王侯的妻。嫔(pn贫):宫中女官。媵(yng映):后妃陪嫁的女子。嫱(qing强):宫中女官。
58、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人以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的语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59、囷囷(jūn君):曲折。
60、文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结句精警,扣人心弦。
62、脂水:洗胭脂的水。
63、覆压:覆盖。三百余里:指宫殿占地面积大。《三辅皇》载:阿房宫规恢三百余里。
64、文中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65、【2016年课标Ⅱ卷】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6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67、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贵重器物。铛(chēng称):铁锅,三足。
68、文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69、庾:粮仓。
70、帛缕:丝绸衣服上的纱线。
71、九土:九州,指全国。郭:外城。
7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73、蜀山兀,阿房出(山秃)
74、文中写秦宫中的妃嫔媵嫱每日梳洗打扮,使得河水都泛起了油脂的两句是: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75、文中用夸张的手法,总体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76、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77、文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结构精巧的特点的两句是: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78、文中用疑问语气指出了秦朝在财富搜刮与挥霍上的反差行为的两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7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皇帝的车队仪仗远去的名句是: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80、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文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81、高考语文高频考点:名句默写《阿房宫赋》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82、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83、兀(w雾):突兀,指山上树林砍尽,只剩下光秃的山顶。
84、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85、文章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做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86、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87、函谷举:指刘邦攻破函谷关。举,攻破,拔取。
88、戍卒叫:指陈胜、吴广在谪戍渔阳途中,于大泽乡振臂一呼,率众起义。
89、霁(j寄):雨止云开。
90、廊腰:走廊中间的转折处。缦,无花纹的丝绸。
91、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
92、管弦:指箫笙、琴瑟等乐器。呕哑:乐器发出的声音。
93、摽掠其人(通“剽”,piāo,掠夺、夺取
94、文中把桥比喻为横卧河面上的长龙,使静态的桥有了动态之美的两句是: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95、【2017年课标Ⅰ卷】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96、杜牧在文中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戒,会出现的结果是: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97、族灭:即灭族。古有灭三族、九族、十族的酷刑。此指秦朝彻底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