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他爱护国君、振兴楚国而一反楚国衰弱局面的意愿,在《离骚》这篇诗歌中再三表露出来。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3、这些句子中,定语(对屈原的描述)都出现在名词后面,修饰着名词,形成定语后置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能够使句子更加凝练、流畅。
4、楚诚能绝(于)齐。(省略句)
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6、译:整个社会都污浊,我一人洁净;众人都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7、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洁净的身体,去受浑浊脏物的污染呢?7、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8、(1)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9、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译文:秦惠王把这件事当作了忧患,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10、译: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11、被通披 常通长泥通涅志通记
12、(2)属:zhǔ,连缀。见《张衡传》“衡少善属文”。
13、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句)
14、四、难句翻译
15、译文:然而都效法屈原的说话得体,善于应酬的文辞,但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
1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17、今义:色彩
18、屈原列传中,屈原的文章文平意深,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性的思考和追求。屈原的“怀沙”一诗,表达了他对大海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屈原有“文如其人”的特质,他的文风清新自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9、反复:古义:反,覆转;复,恢复
20、译:(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对治理国家的道理很精通,对外交辞令非常熟悉。
21、绌通黜内通纳从通纵质通贽反通返
22、三、句式归纳
2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24、从容: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25、(3)门下:谓在某人的门庭之下。
26、二、古今异义的词
27、“屈原以仁义之道,感化百姓。”(《屈原列传》)
28、今义:颠来倒去
29、一、通假字
30、凡事都没有很轻松获得的方法,学习上更要用功和专心。建议:长时间阅读要背诵的内容。就是不停的读,要一遍比一遍快,半个小时差不多就能背下来了。同时再做一到两遍的默写,看一看有没有生字或遗漏的字句。第二天早上起来再熟读两遍就OK了。
3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2、此不知人之祸也。(判断句)
33、反通返离通罹见通现指通旨濯通浊
3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译文: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事物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现的意思却很深远。
35、形容:古义:形体,容颜(形容枯槁)
36、诡辩:古义:谎言,欺诈的言论
37、还有译文
38、(4)故:从前。
39、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41、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译文:屈原痛心楚怀王听力不明,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眼睛,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
43、“楚怀王闻之,乃以屈原为左徒。”(《屈原列传》)
44、“屈原言辞激烈,被人误解。”(《屈原列传》)
45、(5)常通“尝”,曾经
46、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47、今义:对事物进行描述
48、“屈原为政,明察贪污之事。”(《屈原列传》)
49、译:(结果),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已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50、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51、颜色:古义:脸色,气色(颜色憔悴)
52、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53、屈原列传中的定语后置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5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55、今义:无理狡辩
56、译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完全表现出来的。
57、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58、译文:(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治乱的道理明晓,对外交辞令娴熟。
59、“屈原既贤,怀王任之以政。”(《屈原列传》)
60、《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原文
61、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
62、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63、《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64、屈原列传第三段主要写了屈原写离骚的原因和离骚与国风与小雅之关系,所以背诵时掌握以上两方面就好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