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画助读,展开想像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像,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
2、祖先的摇篮采用诗词的形式,启发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3、告诉人们原始森林是人类初期生活和文明的发源地,应该学习祖先的乐观,简单的生活方式,以苦为乐的精神。学习祖先对森林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整堂课从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
5、关于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6、体会祖先们生活的自由幸福。
7、原始森林是最古老的、未经开发的森林。森林是一种植物群落,是在相当广阔的土地上生长的树木和其它植物、动物、土壤、气候等所构成的总体。森林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作用。我国的原始森林分布在东北、内蒙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
8、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诗歌教学难度大,常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虽说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诗歌抽象表达的特点会给学生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我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9、学会应用文章中的动词词组,并且会仿写第2或者第3自然段。
10、通过教学,我感到这堂课既有收获,也有不足。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有些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诗歌中的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又不能采用以词解词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将深奥的词语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深切感悟。我想:这是以后在诗歌教学中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11、加强朗读训练。教学时,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诵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
12、教学反思: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人和自然能和谐相处。
13、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14、《祖先的摇篮》一文以诗歌的形式,用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祖先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的赞美、向往之情。
15、《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这首诗突出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尤为好:
16、祖先都是以生存为中心的活动。如钻火狩猎种植征战等。
17、《祖先的摇篮》是讲的是原始森林,即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特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18、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是1、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9、《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这首诗突出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主题。
20、课文将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美丽的森林里美好生活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1、读好课文中的问句。
2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逻辑停顿
23、《祖先的摇篮》。这是一首诗歌。诗中描绘了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展现了祖先们在此摘野果、掏鹊蛋、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的生活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好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
24、《祖先的摇篮》,以诗歌的形式,儿童的视角,通过好奇发问,推想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場景。饱含着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并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的美好祝愿!
25、《祖先的摇篮》教学方式与策略
26、这种教学方式有好的一面,也有很多缺陷。随着时代的进步,应该把这种教学方式科学的应用!
27、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4个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第二、三小节具体推想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的情景,第四小节,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我”对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深深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