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姜夔《扬州慢》中的“黍离之悲”和艺术特色?
一是对比的成功运用。在该词中,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刻意渲染眼下扬州的荒芜凄凉,而对往日的繁荣只是以前人的名诗警句天衣无缝地镶嵌入词,借以勾起读者的联想、追忆,从而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二是反衬的恰当运用。由于该词感时与抚昔交织,反衬就成为决不可少的表达手段。如以历史“名都”反衬今日“空城”,以昔时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反衬“难赋深情”;以二十四桥的“波心荡”之动,反衬“冷月无声”之静;以“桥边红药”的年年花开,衬出“知为谁生”的花开无主,凄凉欲绝。对比,丰富了感情对比的色彩,拓展了人们想象的领域,也加深了词作的余味。
求姜夔的扬州慢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姜夔的《扬州慢》表达了他对故乡扬州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怀念感。 在艺术手法上,他运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等等,整首词意境优美,让人感受到了扬州的独特韵味。 姜夔的作品除了扬州慢之外,还涉及到了很多其他领域,如历史、政治等,他的诗歌风格自成一体,影响深远,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姜夔扬州慢是纪游词吗?
姜夔的《扬州慢》是一篇纪游词,它是一首描写扬州景色和风俗的游记诗歌。纪游词主要是描写游览风景名胜的游记诗歌,包括旅途的经历、景色的描写和人物的描写等,而姜夔《扬州慢》的内容正好符合这些要素。它以游览扬州为主题,描绘了扬州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和风俗习惯,反映了作者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丰富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旅游诗歌。
扬州慢的名句?
⑴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⑶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 ⑷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弥望:满眼。 ⑸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⑹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⑺淮左名都:指扬州。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名都,著名的都会。 ⑼解(xiè)鞍少驻初程:少驻,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 ⑽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⑾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 ⑿废池乔木: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⒀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⒁杜郎:即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赏:俊逸清赏。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⒂豆蔻:形容少女美艳。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⒃青楼:妓院。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⒄二十四桥:扬州城内古桥,即吴家砖桥,也叫红药桥。 ⒅红药:红芍药花,是扬州繁华时期的名花。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此词开头三句点明扬州昔日名满国中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对传闻中扬州的深情向往;接着二句写映入眼帘的只是无边的荠麦,与昔日盛况截然不同;“自胡马”三句,言明眼前的残败荒凉完全是金兵南侵造成的,在人们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渐黄昏”二句,以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的荒凉落寞。下片化用杜牧系列诗意,抒写自己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杜郎”成为词人的化身,词的表面是咏史、写古人,更深一层是写己与叹今。全词洗尽铅华,用雅洁洗练的语言,描绘出凄淡空蒙的画面,笔法空灵,寄寓深长,声调低婉,具有清刚峭拔之气势,冷僻幽独之情怀。它既控诉了金朝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所造成的灾难,又对南宋王朝的偏安政策有所谴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扬州慢姜夔,赏析结尾总结?
纵观全词,行文的基调都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无论是词人所见到的“荠麦青青”、“废池乔木”还是在黄昏里听到的“号角”和“空城”还是词人自身所想到的杜牧“难赋深情”和不知亡国恨的“桥边红药”,都是一种悲剧的写照。
扬州慢姜夔含蓄写出扬州巨大差别?
扬州慢是词牌名。南宋词人姜夔词扬州慢,写出了战前战后扬州城的变化,此前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经过金兵战火后,成为一座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荒城,而且说唐代杜枚写扬州那么好,这时如果再到扬州的话,算而今重到须惊,萧条得让人惊讶!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表达了作者的反战情绪。和这首词异曲同工的,还有六朝鲍照的芜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