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非句子网:专注分享好词好句
位置: 欧非句子网 / 句子精选 / 文章内容

120个实词18个虚词106句

2024-06-09 投稿作者:没有翅膀却想飞上天空 点击:61

1、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例:言之,貌若甚戚者。

3、连词,译为“和、同、跟”。【与+名词/名词性短语】

4、(2)以是/是以,“因此”。例:余是以记之。

5、(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6、主要的语气词有:的、吗、呢、吧、了、啊。

7、(5)译为“被”。【表被动:(见)+动词+于】例: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8、而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9、(四)以

10、(3)祈使语气,表示委婉、期望、命令或商量,译为“可(要)、还是、一定(要)”。

11、(二)何

12、代词【动词+之】

13、(七)所

14、动词:译为“效法”。

15、连词主要有: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

16、助词,作语气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例:固以怪之。

17、(十八)于

18、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没有意思。

19、(1)表承接,译为“于是、就、便”。例:秦军解(通“懈”),因大破之。

20、拓展资料

21、(5)音节助词,凑足音节,不译。【时间副词/不及物动词+之】例:顷之,烟炎张天。

22、句中语气词:用于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23、语气副词

24、介词,可根据语境译为“依照,根据;依靠,凭借;趁着;通过,经由;因为,由于”。

25、动词,译为“沿袭”。【因+名词,构成动宾关系】

26、(6)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补语示范:这花美极了。“极了”就是补语。)

27、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28、(2)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

29、名词,译为“处所、地方”。例:某所,而母立于兹。——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过。

30、介词主要有:从、自从、到、在、当、于、朝、按、按照、经过、以、根据、因、由于、为、为了、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叫、让、被、把、将、比;

31、(十五)与

32、动词,“任用、认为”。例:皆以(之)美于徐公。

33、语气助词:放在疑问句的末尾,表反诘语气,译为“呢、吗”

34、虚实最好背下来,实词不用背,只要理解了什么是实词就可以灵活运用了。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及代词。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文言虚词共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5、(2)猜测语气,译为“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例:其皆出于此乎?

36、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

37、(五)且

38、(六)若

39、(3)既而:不久、一会儿。

40、虚词有:

41、(4)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意,不译。【中心语(名词)+之+定语+者(可省略)】

42、(十四)则

43、(十二)乎

44、(1)作结构助词

45、虚词分为:副词、助词、叹词、介词、连词和拟声词六类。

46、(十六)者

47、介词主要有:从、自从、以、根据、因、由于、为、为了、到、在、当、于、朝、按、按照、经过、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叫、让、被、把、将、比;

48、(九)之

49、语气助词(句子成分完整)

50、固定结构

51、句末语气助词,表示感叹或疑问,通“欤”。例:无乃尔是过与。

52、(3)“有以”和“无以”,译为“有什么办法用来……”和“没什么办法用来……”

5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4、助词:若+形容词/副词,译为“……的样子;的;地”。(不常见的用法)

55、疑问代词

56、(2)译为“在……方面;从……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7、动词,可译为“结交;亲附;同意;援助;参加;等待;给予”。

58、名词:译为“法则、准则、榜样”。

59、其中最常考的有:而、其、以、之、者等。

60、是标点符号!

61、(3)宾语前置标志。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不译。

62、【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63、(4)译为“向,对,对于”。例: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64、(1)反问语气,译为“怎么、难道”。例:其孰能讥之乎?

65、(三)乃

66、副词:标志:主语+且+谓语。

67、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68、名词,“缘由,原因”。例:良有以也。

69、(2)无何:不久、没多久。

70、(3)译为“由于”。例:业精于勤,荒于嬉。

71、名词,译为“机会”。例:于今无会因。(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72、(十)焉

73、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74、(2)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去掉“之”后句意无变化。

75、(1)指人、事、物、时、地等,构成“者”字结构,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2)【数词+者】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例:或异于二者为之。

76、“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古代文阅读中每年必考的两个考点。“常见”,这是规定的考查范围,实词规定为120个,虚词规定为18个;“在文中”,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其含义或用法

77、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分为四类: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78、连词(用法与“而”基本相同,但不表转折)

79、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80、【数词+所】表约数,译为“上下、左右”。例: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81、主要的助词有:的、地、过、似的、得、着、了、一样、所、给、连;

82、兼词:等同于“于之、于此、于彼、于是”(在其中、从这里、在那里、从这里)

83、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可译为“呢”。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84、(十一)其

85、介词:相当于“于”,多位于句中,译为“在、比、对、对于、于”。【乎+名词/代词】

86、文言文的18个虚词主要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87、固定结构:于是

88、(2)而后:才、方才。

89、句末语气助词

90、文言虚词共18个,分别是:

91、(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92、副词,“已经”(时间副词)。例:日以尽矣。

93、连词主要有:和、跟、同、与、或、或者、但是、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

94、文言文中虚词共有十八个:

95、(八)为①读wéi(第二声)时

96、(1)译为“在,从,到”。例:乃设九宾礼于庭。

97、(十七)也

98、(一)而

99、(1)以为:a.认为;b.把……当作、把……作为。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100、介词:表被动,译为“被”。例:吾属今为之虏矣。

101、句末语气词

102、动词:译为“到……去”。【之+地点名词】例:杳不知其所之也。

103、主要的助词有:的、地、得、着、了、过、似的、一样、所、给、连;

104、(十三)因

105、虚词和实词有什么区别

106、主要的语气词有:的、了、吗、呢、吧、啊。

阅读更多

>>相关标签内容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若相关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时,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中国法律法规和政府规范性文件,采取措施移除相关内容或相关链接。句子大全网对互联网版权绝对支持,净化网络版权环境。

4 条评论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最新评论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