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座视频140集
1、失去了仁的形象,用忠义的义来接替它。义的形象都又下降,那就是礼的形象来代替它,这已经将礼节的表面形象落到道德的最后标准了。所以,现在世面上通用版的《道德经》的前后篇顺序便是最符合道家观点的。
2、基于此,马王堆出土的“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道德经》也自有其道理。
3、在老子的思想中认为,道是无形无相不可捉摸的,我们只能通过道在世间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态去体悟它。而这万千种不同表现,就是德。因此,从人类的认识角度去理解,先修“德”,然后通过“德”才能感知真道。
4、究竟是“道经”在前?还是“德经”应该在前?
5、道原经是黄帝四经中的一部,应该道原经更早。
6、第一次听道原经,特地查了一下,很早,我想应该比道德经早。个人认为哈!
7、当然是道原经啦,道原经是皇帝的,道德经是老子看了道原经才有的。
8、《道德经》原称《老子》,和现今世传本《道德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所以才称为《德道经》,是以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本古老的手抄本为基础的,也是现今最古老的版本,但应该不是原著,只是相比现今的世传本更贴近老子原著思想而已。
9、道原经出自黄帝四经,道德经系春秋时期老子所著,前者显然早于后者。
10、我估计哪一个作者出生的早,作品就早
11、这里有个天机。不管是用一般常见版本,还是用马王堆出土的,看《道德经》的原文就很清楚,其中有好几章里都说到了道德的次序。
12、第一种是我们现在常读到的版本,内容上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
13、老子在《道德经》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这就是讲道在前,而不是德在前。失道而后德,假若失去了道的形象,就用德来接替它。失去了德的形象,用仁来接替它。
14、从出土的经书内容来看,当时应该是把“德经”放在前,“道经”在后,两部经典合成一部即是《道德经》。
15、世存《道德经》有两种不同版本:
16、《老子》的各种版本都不是原著所出。
17、其实,不论哪一篇经文在前,都不影响人们去阅读、学习《道德经》,只执着于外在文字的表达,反倒与老子要表达的主旨南辕北辙了。
18、道原经为“黄帝四经”的其中一部,《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此书成书于先秦时期,
19、而《道德经》是老子所著,老子是周朝人,从历史年代推断《道德经》成书早于《道原经》!
20、当然是道德经早了,因为西汉以前道德经是叫德道经而不是叫道德经。
21、当然,“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也自有其道理。
22、第二种是在湖南马王堆考古发掘出土的《道德经》,距《道德经》成书时间约600年,当时的政治家把这部经典拿来陪葬。
23、《老子》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典籍之一,魏晋以来传世版本有很多,1927年王重民著《老子考》,就收录了敦煌写本、道观碑以及历代于排印版,共450余种;1965年严灵峰编《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影印传本140种,续编影印传本198种,辅编影印传本18种,总计传本356种。
24、肯定是道原经早啊,道原经是民间口头教说,集众传教,章法不通。道德经是在道原经的基础上整理而来,简单易懂、易学,念着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