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名句名段名篇
1、)读文言文功夫要扎实。如果从蒙学起步,又太幼稚了些,可以从《诗经》、唐诗宋词入手,《千字文》,《笠翁对韵》都是很好的基础材料。
2、)体系很关键。小学打基础建议从蒙学—四书—子史集的体系来学,大学生阅读,倒是建议先读一下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诗词学习读一下叶嘉莹先生《古诗词课》系列,从兴趣入手,但无论如何,也要独到王阳明。
3、)量的积累很是必要。入门后,坚持读,读原典,读元典。如果是作为素养,读就好了,如果是要研究,必须要去拜师咯!
4、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5、(约公元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少时博览群书,20岁时开始漫游全国各地,考察风俗,采集史料,后历经数十年艰苦工作,写出了我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又称《太史公书》)。《史记》对后世的史学、文学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名篇入选教材的有《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毛遂自荐》以及《报任安书》(节选)等。
6、(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杰出史学家、文学家。著名学者班彪之子。初继父业续写《史记后传》,后在此基础上另立体系,历20余年写成《汉书》,其中的“表”和“天文志”是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补作。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一起并称为“前四史”。其中的《苏武传》曾被选入教材。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为著名。
7、大学生需要读一点经典,读多读少因人而异,不必统一。当然,从事研究工作的例外。
8、【贾谊】
9、本人非常赞同林语堂先生的观点: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之所嗜好以强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所以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
10、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
11、(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时期思想家、文学理论家。青年时曾师事历史学家班彪。历30年而著成《论衡》一书,书中吸收了古代天文、医学等领域的科学成果,尖锐批判了当时盛行的谶伪神学而其他陈腐的传统思想,并大胆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教条,是我国古代一部哲学、科学和文学理论的巨著。《订鬼》曾被选入教材。
12、其实最方便的就是课本上的,然后同步卷子里面一些拓展的内容。
13、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14、谢谢邀请,谈一点浅見。
15、能读懂<百家姓><三字经>再说吧,这话没有丝毫调侃的意思。就拿<百家姓>来说,涉及的不单单是姓氏的来源,历史过程中的演化,姓氏出现的先后顺序,主流,分支,每个朝代对每个姓氏的影响,现有姓氏的人口的比例,地域分部,祖祠所在,近代出现的姓氏,消失的姓氏,今古读音,单单需要考证,研究的参考书籍就一大堆,涉及的学科也不少。赵钱孙李谁都能来两句,真能明确说读懂的有几个。提这问题很简单,罗列古籍查百度就行,真想读懂就要扎实的从最基础开始。
16、【蔡琰】
17、最后,建议读下来,不是看下来哦!如果能尝试写点文章,就更好了!
18、两汉时期
19、《传习录》:
20、我致力于先秦经学几十年,对这问题有发言权。
21、读这本书,就可以知道明朝第一臣王阳明学问的梗概,著名的知行合一就来自这里。阳明龙场一悟后脱胎换骨,成为千古佳话。《传习录》这本书是阳明心学的主体,提出了满大街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等观点。
22、作为大学生,《管子》,《礼记》,《诗经》,《论语》,《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列子》这些不仅需要通读几遍,更要作为一生研读书目。
23、(?-前122)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之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编著《淮南鸿烈》,又名《淮南子》。
24、【班固】
25、生卒年不详。字文姬,蔡旦之女。陈留围(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末年著名女诗人。曾居南匈奴12年,后被曹操以金币赎归,其五言《悲愤诗》是我国古代优秀叙事诗之一,相传《胡笳十八拍》也是她的作品。
26、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27、经部——儒学经典
28、(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境内)人。东汉着名科学、文学家。代表作有《二京赋》、《归田赋》和《四愁诗》。《二京赋》铺写京都景象,《归田赋》表现归隐田园、不追随时俗的情怀,《四愁诗》与《同声歌》在古代五、七言诗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29、读经典,先要能读懂古文,是大学生学习古典的首要目的。找上几篇古文,认真研修。山海经,黄帝内经,淮南子,古文观止都行。选书不重要,一定要精读,还要一本古文字典。
30、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国学经典名句名段名篇
31、【王充】
32、我给孩子买了很多国学书,最后这些是我觉得适合一年级孩子读的:(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小古文200课)系列。前两个是名篇必读,但是不全面,(小学生小古文200课)可以作为课外书来读,涵盖所有经典的古文、诗词,配上有趣的插图,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加强记忆,最适合一年级的孩子看了
33、所以没有必读这一说。但是我相信每个人都曾读过一本或几本令你酣畅淋漓,久久不能忘怀的名篇佳作!这样的书可以推荐一下,如果远方的友人有幸看到了你的推荐,并且认真品读了一番,内心也同样被震撼!那也算是一种知己了。《圣经》非常值得一读,无论你有没有信仰,是不是无神论者,都不影响你去读它!这本书涉及宗教、历史、科学、人文、地理等诸多方面。这是一本跨越了文化和时空的经典之作,它应该被更多的人发现和品读!
34、【刘向】
35、【张衡】
36、【刘安】
37、【司马迁】
38、是现在的大学生读还是未来的大学生读?反正过去的大学生普遍没有基础,包括师范中文毕业生。
39、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0、大学生学习经典是为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纷争不止,至今没有统一的认知,给后人带来极大的困惑。可以坐山观虎斗,但不要介入派别之争。
41、读国学,最好读国学经典,最好读经典的经典——唯有源头活水来。但是得有文言文的功夫才行。
42、《菜根谭》:
43、《菜根谭》是明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被认为是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正心诚意、修心养性、涵养品德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力量。
44、最好是选一些短浅有趣又经典的小古文,深入浅出,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图文并茂,孩子才有兴趣学。
45、(公元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杰出的政治家、辞赋家。18岁即有才名,20余岁便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因遭权贵排斥,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长沙”、“贾太傅”。贾谊才高寿短,死时年仅33岁,有《贾长沙集》和《贾子新书》传于世。他创作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是传诵千古的文学名篇。他的政论文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的优秀传统,颇具纵横家的气派,其代表作品还有《过秦论》、《论积贮疏》等。
46、不能强调大学生必读什么国学经典,作为一个责任心强的大学生应该作到博学强志,儒家经典、老庄著作应该多学,这些都是基本国学。其它的根据自的思想认可度选择,如《左传》、《战国策》、《公羊》、《吕氏春秋》等富有哲学思想作品。还有《梦溪笔谈》是一部比较繁杂的经典著作,认真读一读会使你增加很多知识。如果有更多时间,那就读读《夜航船》,这是我国古代经典式的百科全书。
47、当代大学生,只要读,无论是啥,能读一本是一本,关键是读下来。
48、(约公元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著作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叶公好龙》、《赵将括母》曾被选入教材。
49、三字经和声律启蒙,里面比较简单和好理解的。论语里面比较浅显一点的句子也可以,然后是古诗里简单的,王维,白居易,李白的一些传唱比较广的,都很好理解。还可以有一些简单的乐府诗歌。都是比较简单好记的。
50、易经是所有国学的根,如果将来他研究的深入,不论什么家都必须懂易经才能真正接触到每个家的核心内容,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国学的表现形式,类似琴棋书画,都是国学的美得体现,但其实并没有实质哲学系统理论的,如果想学国学,当然是儒家最好上手,而且儒家距今两千五百年创立,统治中国两千年,儒家俨然成为提到国学必备拿来举例的代表,而且儒家最讲修身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儒家不像佛家修空道家修不争,儒家的根本修身是在你通过学儒家养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后,该最名利追名利,该看美女看美女,应为这时候你再追求这些,你是有正确认识的,是不会通过错的途径去不择手段的,知道吧,这才是儒家的本意,儒家看似五常,仁义礼智信,其实最核心的就是仁和义,什么是人呢,仁看字面就是二人相处,只要人和人相处除了感情一定也会产生矛盾,而仁就是叫你和人相处时候要时刻想着利他,就是自己想要什么就先给别人什么,所谓己所不欲勿使就这个意思,当你时刻想着利他时,任何矛盾都能化解,而义就是教我们做事要合时宜,不能违背天道和社会的基本道德认知,当一个人做到时刻利他且做事情合时宜,基本不会犯大错,那么具体怎么做呢,其实《弟子规》和《论语》就完全已经说明了,而且尤其《弟子规》,通俗易懂,不用翻译都能看懂,但是看似简单的道理你在生活中用起来时,你会发现这小小的《弟子规》的道理无穷精妙,越用越会被他大道至简的智慧所震撼。之所以这两个被称为“萌学”不是说他们不精妙,而是这两本书不像《大学》《中庸》啊什么的是在哲学层面上成体系的,它们是杂记,就是孔子和弟子想到哪就说了,对于做人的一些感悟,如何要用得好,就要看你是否能掌握里面理论后自成体系,如果做得好,你就是下一个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