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言
1、规劝的话。一般用来指下级对上级的规劝和建议。古时最常用于君臣之间。
2、谏言:好的、实用性大的意见或者建议
3、这也是勇敢忠贞的表现。向上谏言的臣子也称为谏臣。
4、谏言,一般用来指下级对上级的规劝和建议。
5、函言是指书信上讲的话。谏言是指力劝的好建言。
6、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7、进谏,劝谏,美芹,古代对进言的一种别称。辛弃疾给皇上写过《美芹十献》
8、读音是广guǎng,纳nà,谏jiàn,言yán
9、朝廷先闻景有谏言,故免之。箴言意思是规劝的话。出处《书.盘庚上》:相时怜民,犹胥顾于箴言。曾运乾正读:箴言,箴谏之言也。建言意思是建立文章开端。出处《老子》: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10、建言:建言献策,建议性的语言
11、释义谏(谏)jiàn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
12、【饰非拒谏】:shìfēijùjiàn,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作谓语、定语;指人不听劝告。
13、言yán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ong)(意思是: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14、【犯颜敢谏】:fànyángǎnjiàn,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作谓语、定语;指敢于说真话。
15、【主文谲谏】:zhǔwénjuéjiàn,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婉言规劝。
16、古代大臣谏言的故事有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我们上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也有,考的概率很大。
17、箴言:让人觉得受益匪浅的语言
18、斗胆是跟别人说话时用的谦虚说法,意思是我大胆,冒昧。谏言,一般用来指下级对上级的规劝和建议。古时最常用于君臣之间。斗胆谏言意思是对朝政得失、大臣以致百官的过错,都可提出谏言。这也是勇敢忠贞的表现。向上谏言的臣子也称为谏臣。
19、现今所指又有含有一定寓意的简短话语,语言中包含着真实和客观的评价。多为表达赞美之意,以书面形式表达。
20、谏言意思是规劝别人的话语。出处《周书.冯景传》:宝夤财后,景还洛。
21、示例《周书·冯景传》:“宝夤败后,景还洛。朝廷先闻景有谏言,故免之。”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谏院设知院官,对朝政得失、大臣以致百官的过错,都可提出谏言。”
22、【直言正谏】:zhíyánzhèngjiàn,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23、《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24、建言就是个人向领导下级向上级提的意见和建议,涉及民生经济,政治军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