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毕露的词语解释
1、答:你好,锋芒尽收是错误的成语,后面两个字是错别字,正确的成语是锋芒毕露。
2、《后汉书·袁绍传》:“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3、发音:fēngmángbìlù
4、造句举例:
5、读音为fēngmángbìlù,锋芒:刀剑等的刃囗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毕:完全,比喻言辞犀利,敢作敢为。
6、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努力,他在学习上终于锋芒毕露了。
7、不露锋芒不露圭角
8、锋芒:刀剑的刃口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毕:全。露: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部显露出来。多比喻人有傲气,爱表现自己的才能。
9、意思:比喻言词锋利,给人以威胁。
10、经过他1年的锁闭训练,奥运会上的他锋芒毕露,一下拿下好几个金牌!
11、在辩论会上他旁征博引,语锋犀利,已是锋芒毕露,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12、[fēngmángbìlù]
13、成语名称:锋芒毕露。
14、锋芒毕露的意思是形容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也比喻人有傲气,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15、造句:这个男人是如此情怀坦荡,锋芒毕露时他锋利、杀伤,单单面对她时,他柔软,如桃花飘零落在了溪水,碧波心,温良潜藏。
16、扩展资料:
17、成语解释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18、锋芒毕露
19、回答:锋芒斩露意思是形容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也比喻人有傲气,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锋芒指刀剑等的刃囗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比喻言辞犀利,敢作敢为。
20、意思:比喻人有傲气,爱逞强显能,好表现自己。
21、造句:1、他第一次参加知识竞赛就锋芒毕露,竟然轻易地夺得了桂冠。
22、不是锋芒斩露,是锋芒毕露
23、锋芒不露,成语,意思是有才干或心机却不外露。形容满腹才干或心机,表面上看不出来。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补》。
24、锋芒太露的意思是一个人显摆自己,眼里面没有别人。它和“锋芒毕露”意思相似,在汉语中都是使用“锋芒毕露”。锋芒毕露,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gmángbìlù,意思是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出自华而实《汉衣冠》二:“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25、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ì lù[释义]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语出]《后汉书·袁绍传》:“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正音]芒;不能读作“wánɡ”。[辨形]毕;不能写作“匕”;锋;不能写作“峰”。[近义]锋芒逼人盛气凌人[反义]不露锋芒不露圭角
26、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27、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出自】:华而实《汉衣冠》二:“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近义词】:锋芒逼人、盛气凌人【反义词】:不露锋芒、不露圭角【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人好表现自己
28、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29、fēngmángbìlù
30、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锋芒毕露的词语解释
31、【解释】:毕露:完全显露。
32、出自华而实《汉衣冠》二:“黄熙胤奉承地解释,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33、你得思考“什么会让你独具特色”,“如何让你锋芒毕露”,以及“怎样让别人记住你”。
34、锋芒毕露,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gmángbìlù,意思是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出自《汉衣冠》。
35、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36、字面意思是说刀剑的刃口和尖端都露了出来,引申含义是说一个人的才华和锐气全部显露了出来,比喻人颇有傲气,爱表现自己的才干和能力。题目中问到的锋芒毕露,是出自《后汉书》的一个成语,与盛气凌人、霸气外露词义相近,表达人愿意表现自己的才干和能力之意。
37、成语典故
38、锋芒逼人盛气凌人
39、比喻人的锐气、才华等全部显露出来。也指人逞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也形容字的笔锋、笔势显露无遗。
40、正确说法是“锋芒毕露”。锋芒毕露,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gmángbìlù,意思是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出自《汉衣冠》。
41、锋芒毕露之人总是招人嫉妒。
42、妇孺皆知,汉语成语,拼音是fùrújiēzhī,意思就是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出自《藤阴杂记》。
43、锋芒:刀剑的尖端;毕:完全。
44、死而后已,汉语成语,拼音是sǐérhòuyǐ。意思是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出自《论语·泰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