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首和第九首,诗人描绘了秋浦的奇特景观:水车岭和江祖石。在艺术处理上,两首也很相似。
2、形容白头发很长的意思
3、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4、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5、醉上山公马,寒歌甯戚牛。
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箇)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箇)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7、单看这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可是他在下面的一句,接得多么好啊!三千丈,表示很长。因为忧愁而头发变白,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缘”,因为。“个长”,就是这么长,现在有些地方还有“个长”、“个大”的口语。
8、这种语言,并不是故弄奇巧,而是情绪深沉的慨叹。
9、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10、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11、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12、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13、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站
14、一、用以形容内心愁苦极深,头上平添白发。[例]当初我所景仰的乌发如墨的教授,而今竟是一个白头的老翁了,走过了多少坎坷的生活途程,经受了多少痛苦磨难,缕缕银丝上,凝聚着多少呕心沥血的日日夜夜?我不禁感慨万千,想起了李白的绝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门瑞瑜《秋霜谱》)
15、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16、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17、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18、这大约是他的愁绪郁结的原因了。
19、。天空好像要随着大石一道倾倒下来,山石上的松萝兔丝在顺水飘拂。
20、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2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2、巨石江祖耸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扫青天的一幅天然画屏。上面古人的题诗千年犹在,其在绿字之上长满了美丽的苔藓。
23、自已的理想不能实现,相反地受到压抑和排挤。但是,有节操、有抱负的诗人,不肯迎合统治阶级,他愤慨地叹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4、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5、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26、秋浦河岸的两旁,长着千千万万棵石楠树和女贞林。各个山头上都落满了白鬓,各个山涧里都有白猿在哀吟。
27、然而自己要知道白发,必须对镜。现在诗人在清亮的铜镜里,看到了自己的萧萧白发,知道是由于忧愤深广所造成。这时有感慨了。
28、秋浦的山川就如剡县一样优美,而其风光却像长沙一带的潇湘之景。
29、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30、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31、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32、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
33、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34、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35、二、赏析
36、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37、连无情的明镜,也都感染了愁绪了,也都很萧索了,至于对镜的本人,那还用说吗?
38、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39、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40、秋霜是白色的,这里诗人用来形容白发,更增加了森冷的感觉。
41、在秋浦的干重山岭中,唯有水车岭的风景最为奇特
42、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览明月,一边看赏两岸的鲜花,一边在舱中饮酒呢?
43、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
44、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
45、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具体的事物转化成了抽象的事物。
46、“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47、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不明白(照镜时)在明亮的镜子里,是什么忧愁使自己白发如秋霜一般。
48、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49、第四首诗是李白的自画像。全诗描绘的诗人形象是满腹忧郁,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秋浦的。
50、逻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飞鸟才能飞过。江祖石上有渔人筑起了捕鱼的小堤坝。
51、青溪虽非是陇水。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
52、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53、秋浦的田舍老翁,为捕鱼而睡在水上的船中。
54、我像晋朝的山简一样大醉骑马而归;我像春秋时的宁戚一样倚牛角而歌。
55、第七首诗可以说是这十七首诗的纲领,它真挚深切地抒发了诗人畅游秋浦时的心境。诗中以山简、宁戚、苏秦自况,抒发了自己抱负、境遇和不平。
5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满头白发呀有三千丈,只因为我的忧愁有如此之长。
57、白发三千丈是《秋浦歌》组诗中的第十五首诗,是李白晚年时游秋浦所作。
58、第十三首诗,写江南水乡之景和民间采菱男女之情,也是先写景,后写情,而景和情又是相互关联、渗透、交融的,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语近情逸,令人神远。
59、【鉴赏】把一头白发连接起来,长度就有三千丈;满怀的离愁,就像白发一样长。原诗是在极力描写离愁的深长。“白发三千丈”除了用来形容深长的离愁以外,当人为情所苦,或为事业烦心时,也常用这句诗来形容内心深深的痛苦。“白发三千丈”是李白的一种夸张手笔,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作为夸张笔法的典范。三千丈的白发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但在艺术上是可以为人接受的,因为它指的是诗人心中的忧愁,而且,它的涵意,也比一般的意象,显得具体而富于形象。
60、第二首诗与前一首一样,也是抒发客愁和对长安的思念,思归益切,愁绪愈来浓。“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61、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
62、桃波离这里只有一步地之遥,那里的人说话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我在这里暗与山僧告别,遥向白云作揖而去。
63、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
64、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
65、秋涌河畔的树丛中多产白猿,其跳跃飞腾如一团白雪。它们在树枝上牵引着儿女,在玩水中厉月的游戏。
66、【出处】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67、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
68、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69、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70、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71、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72、第六首诗开篇以“愁”字领起,展现出诗人面对残酷现实和即将爆发的战乱一筹莫展的苦闷心情和深广忧愤。”
73、人们注意的重点,从“白发”而转移到了“三千丈”这个数目。
74、出自唐朝李白的《秋浦歌》
75、白发三千丈出自电视剧《小李飞刀》,古龙的原著里面,没有这个人物。
76、他的妻子在竹林深处张结鸟网,捕捉林中的白鹇。
77、第十二首诗,写的是平天湖的夜景和诗人观赏夜景时的感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想象丰富,韵味无穷。
78、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
79、秋浦产一种霹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
80、《秋浦歌十七首》
81、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82、唐·李白
83、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
84、第十首诗,李白以轻快的笔调描写山乡的自然风光:嘉木成林,满山葱翠,白鹭横飞,白猿长鸣。
85、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86、第五首诗前两句“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说明了地点和描写的对象,并塑造出白猿欢乐嬉戏的群像;后两句“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则是对白猿母子戏月的特写,把白猿的动态写得活灵活现。
87、拓展资料
88、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
89、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90、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91、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92、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
93、【意思】白发三千丈,因为心中愁苦才会有这么长。不知明镜里,从何处染上了这一头白发?缘:因为。个:这样,这般。秋霜:指白发。
94、第三首诗是一首具有寓意的咏物诗。此诗正面赞美秋浦的锦驼鸟,而以山鸡作为陪衬,但对后者并无贬意。
95、水如一匹静静的白练,此地之水即与天平。
96、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97、劝君千万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声会搅碎你这位他乡游子的客心。
98、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99、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100、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的政治腐败,乱象已成,诗人对整个局势怀着很深的忧虑。
101、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102、一、译文
103、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
104、于是“白发三千丈”很自然地被人理解为艺术的夸张,这句诗就成了绝妙的浪漫主义的构思,使人感觉到意趣横生。
105、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106、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107、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同上)。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108、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109、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110、炉火隔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
111、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112、愁作秋浦之客,强看秋浦之花。
113、【用法例释】
114、这个明镜,是没有感情的,就该没有愁绪吧,怎么也映满了秋霜呢?
115、这是李白最著名的诗篇之一。劈空而来的第一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说得简直不近情理。一个人的头发,很少有超过他本身的长度的。李白的身度,据他在《上韩荆州书》中的自我介绍是:“长不满七尺”。参照有关历史记载,在当时是个中等个儿。以七尺的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不可能。如果说是每根头发的总和,也从来没有这种描写法。
116、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117、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118、第一首诗是这组诗中最长的一首。开头说“秋浦长似秋”:秋浦老是像秋天的样子。这是因地名而产生的诙谐,也是为引出下句“萧条使人愁”而设。
119、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120、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
121、第十一首诗,诗人选择了两块不寻常的岩石,描写它们雄奇峻峭的姿态,绘制了一幅十分壮观的画面,倾诉了诗人对秋浦山水的爱慕之情。
122、四、作者简介
123、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124、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
125、第十四首诗,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126、于是又进入更离奇的幻想、更巧妙的构思:我的满头白发,这么多,看来有三千丈了,是因为心头有无限的愁丝所造成的。
127、急流使得客舟飞快地行驶,山花挨着人面,散着阵阵香气。
128、【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29、缘:因为。何处:哪里。秋霜:喻白发。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译文:我头上的白发长达三千丈,只因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夸张)。对着明亮的镜子,我的头发白似秋霜,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副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