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李清照
1、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
2、朱樱斗帐掩流苏,
3、一面:整个脸上。
4、感情,带着潇洒安闲
5、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
6、下片写午时小休,烹茶野餐。乳色鲜白
7、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
8、六铢衣薄惹轻寒(韵)
9、慵红闷翠掩青鸾(韵)
10、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
11、琥珀:松柏
12、远岫:远山。
13、窗子。闲,阑也。闲窗,一般用作幽闲之意。
14、楼台亭阁,一样
15、相思,却不着相思一字,具有婉约词
16、作品。作者用白描
17、莫许杯深琥珀浓,
18、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19、倚楼无语理瑶琴。
20、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
21、仄仄平平仄仄平,
22、时候所写。
23、浣溪沙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韩偓
24、酒恶(e三声),别做"酒渥".亦称"中酒",指酒至微醉.时拈,别做"时沾","时将".常常拈取.花蕊:此处代指花朵.嗅:闻.
25、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
26、韵:标致。
27、八、浣溪沙
28、一面风情深有韵,
29、芙蓉:荷花,此处指很好看。
30、可平平仄仄平韵
浣溪沙 李清照
31、梨花欲谢恐难禁。
32、悒怅情怀。伤春、怀人,相辅相成。“崔”、“弄”两词琢炼得妙。“弄”字写出一幅风雨戏云,阴云飘卷
33、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34、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
35、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出生活
36、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
37、清洛,指洛涧,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怀远入淮河。泗州在淮河北岸。漫漫,大水浩淼貌。
38、疏钟己应晚来风。
39、雪肌仍是玉琅玕(韵)
40、红日已高三丈透,
41、淡云来往月疏疏,
4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2。萧萧暮雨子规啼3。
43、别殿:帝王所居正殿以外
44、玉鸭熏炉:玉制(或白瓷制)
45、二、浣溪沙
46、一系列人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
47、此词当属李清照前其作品。作者用情景交融
48、远岫出山催薄暮,
49、三、浣溪沙
50、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
51、海燕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抢先玩起了斗草游戏。江边的梅子已落,绵绵的柳絮随风荡漾。零星的雨点打湿了院子里的秋千,更增添了黄昏的清凉。
52、名字,也叫龙脑,即冰片。
53、意境。两幅画面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妙趣横生,突出了词旨。
54、并不只是无可奈何
55、斜飞宝鸭衬香腮。
56、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57、风情:男女爱慕之情。
58、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59、魂梦:即梦魂,指睡梦中人
60、萧萧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诗》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浣溪沙 李清照
61、缫车,抽丝工具。
62、离情别绪。通过梦前梦后
63、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2。
64、,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
65、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色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苏轼《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66、宝鸭:指两颊所贴鸦形图案,可参敦煌壁画供养人之妇女绘画,或以为指钗头形状为鸭形
67、穗儿,一般用五色羽毛或彩线盘结而成。
68、鸭形香炉。熏炉形状各式各样,有麒麟形、狮子形、鸭子形等;质料也有金、黄铜、黄铜、铁、玉、瓷等不同。
69、作者:苏轼
70、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
71、此词,当为李清照年轻时
72、现象,却有哲理
73、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
74、六、浣溪沙
75、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
76、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
77、通犀还解辟寒无。
78、闲窗:原作“间窗”盖“闲”之误。带护阑
79、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
80、蓼茸:蓼菜
81、薄暮:傍晚,黄昏。
82、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
83、髻子伤春慵更梳,
84、绣面芙蓉一笑开。
85、醒时空对烛花红。
86、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欢快俊朗。
87、瑞脑香消魂梦断,
88、烛花:蜡烛燃烧时
89、上片写南山所见
90、流连,对时光流逝
浣溪沙 李清照
91、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
92、情景。人物
93、此词当是易安早期作品。写一位风韵秀
94、平平可仄仄平韵
95、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
96、嫩芽。蒿笋,莴苣笋。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词作日离立春不远,故先"试尝"。
97、艺术手法,含蓄蕴藉
98、一、浣溪沙
99、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
10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
101、愁苦情思从侧面烘托出来。全词写
102、金炉次第添香兽,
103、画面:一是室外“闺妇夜晚伤春图”,一是室内“闺妇夜晚怀人图”。不同感受通过基本相同之处
104、月移花影约重来。
105、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
106、七、浣溪沙
107、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
108、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
109、浣溪沙(四十二字,沙或作纱,或作浣纱溪)
110、东升再现,而时光
111、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1
112、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113、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
114、寒食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荡漾着明媚的春光。玉炉中名香将尽,残烟依旧飘出醉人的清香。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
115、浣溪沙简介
116、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117、,只能寄希望于它
118、农村田园风光也出现在苏轼词中。元丰元年(1078),徐州春旱后得雨,苏轼到石潭谢神,作了一组《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
119、漫,随便。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
120、启迪和美
浣溪沙 李清照
121、佳人:指宫女.舞点,别做"舞急","舞彻",舞点".舞点,按照音乐中
122、瑞脑:一种熏香
12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24、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125、理瑶琴:理,调理定调,一般指代弹琴。瑶琴:玉为饰,美
126、场景。枣花
127、流逝,正如同东去
128、"敲门试问",与"野人家"之不分彼此,可见一斑。
129、宿醉离愁慢髻鬟(韵)
130、细风吹雨弄轻阴,
131、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
132、点燃熏香
133、绣面:唐宋以前妇女面额及颊上均贴纹饰花样。
134、悠然,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
135、小院闲窗春己深,
136、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
137、响声,卖瓜人
138、对比,把年轻少妇沉重
139、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
140、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
141、野菜,别有一番风味。而全词
142、酒恶时拈花蕊嗅,
143、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144、难能可贵,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谓:"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145、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146、雪沫乳花浮午盏3,蓼茸蒿笋试春盘4。人间有味是清欢。
147、孤寂,隐含无限
148、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
149、此为一首记游词。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与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
150、:“黄昏疏雨湿秋千”,黄昏时分,独自一人,已自不堪,更兼疏雨,以及空寂、湿漉的秋千架相伴,更让人感到寂寞、愁怨。
浣溪沙 李清照
151、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
152、红日,别版做"帘日".三丈透,三丈为虚数.指太阳升起
153、此词当为李清照年轻时作。写女主人晚来用酒遣愁,梦里醒来
154、主旨,最终落在"清欢"二字上,可见作者对生活情调
155、颜色很浓,色如琥珀。
156、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
157、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158、词牌格式
159、细风:微风。
160、莫许:不要。
161、好茶伴着新鲜
162、瑞脑:一种香料名。
163、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
164、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
165、流逝、人事
16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67、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簌簌,下落貌。
168、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
169、小园香径独徘徊。
170、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171、艺术享受。
172、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
173、流逝,都是不可抗拒
174、懒《花草粹编》作“慵”。《历代名媛诗词》作“恼”。
175、可仄可平平仄仄
176、轻阴:暗淡
177、所写季节都是深秋,深秋更容易引起词客骚人们对于时光的感叹,为抒情提供了季节背景。
178、消逝,时光
179、角。遗,应为“通”之误。
180、倒是这一联所含
浣溪沙 李清照
181、肖像描写采用比拟、衬托、侧面描写
182、别殿遥闻箫鼓奏。
183、兽型燃料.
184、飞:《历代诗余》作“偎”
185、凄寂心境。
186、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
187、平平仄仄仄平平。
188、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189、宋·李清照
190、宫殿.箫鼓:萧和鼓.泛指乐器.
191、动画面,表现了女主人孜然独处
192、香炉.次第:依次.香兽:香料炭屑制成
193、李清照没有关于读书的诗句,其他关于读书的诗句有:
194、骨香腰细更沈檀(韵)
195、上片截取农村生活中常见
196、地衣:地毯.
197、化石,呈褐色或红褐色。琥珀浓,指酒
198、未成沈醉意先融,
199、泗州,今安徽泗县。刘倩叔,生平不详。南山,即都梁山,在泗州不远。
200、现境。从复叠错综
201、香气,缫车
202、都用词这种文学样式来描写景物、抒发情感。因为词的形式比较轻快,是比诗更适合抒情写感的体裁。
203、罗袜况兼金菡萏(句)
204、独特情致。
205、高度.透:透过.
206、句式、轻快流利
207、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
208、岁月和与此相关
209、牛衣,《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狸《艇斋诗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
210、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
浣溪沙 李清照
211、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
212、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213、此句当为写实。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214、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
215、诗句: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21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17、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先著《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218、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4。
219、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220、眼波才动被人猜。
221、佳人舞点金钗溜,
222、簌簌衣巾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缲车2。牛衣古柳卖黄瓜3。
223、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
224、艺术手法,绘制了两幅清淡典雅
225、作者:李清照
226、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
227、深思,给人以哲理性
228、红锦地衣随步皱。
229、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
230、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休将白发唱黄鸡5。
231、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
232、遗犀:犀,指犀牛
233、辟寒金小髻鬟松,
234、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235、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
236、两种发式。
237、疏钟:断续
238、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239、玉鸭薰炉闲瑞脑,
240、沉沉:指闺房幽暗,影子浓重。
浣溪沙 李清照
241、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
242、典型形象加以表现,因此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
243、艺术特色。
244、全词笔调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
245、树脂积压在地底亿万年而形成
246、夕阳西下几时回?
247、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248、笺:纸,指信笺、诗笺。
249、仄仄平平平仄仄,
250、凋落,春
251、朱樱斗帐:斗帐,覆斗形
252、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
253、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
254、辟寒金:任昉《述异记》:“三国时,昆明国贡魏嗽金鸟。鸟形雀,色黄,常翱翔海上,吐金悄如粟。至冬,此鸟畏霜雪,魏帝乃起温室以处之,名曰辟寒台。故谓吐此金为辟寒金。”诗人遂以辟寒金指代珍贵之精金,“辟寒金小”,喻精金头饰小巧。辟《乐府雅词》作“碎”,误。
255、原因。但更值得玩味
256、九、浣溪沙
257、下片则写作者本人,日高、路长更兼酒困,未免倦极口渴,便敲门求饮。苏轼虽然身为士大夫,内心却对农村田园怀有亲近之心,自谓"使君元是此中人",此处漫不经心
258、香腮:美丽芳香
259、晚风庭院落梅初,
260、田园图画。
261、宝钗,钗,古代妇女头上
262、四、浣溪沙
263、可仄平平可仄韵
264、金炉,别做"佳人".金炉为铜制
265、也是和眼前一样
266、词至苏轼,题材、意境、笔法等皆有拓展,此前词中绝少出现
267、宋·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先说同:
268、节拍舞一支曲调.溜:滑落.
269、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
270、五、浣溪沙
浣溪沙 李清照
271、重现,那翩翩归来
272、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273、。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
274、笔致,写出女主人伤春怀人
275、流苏:指帐子下垂
276、重帘未卷影沈沈,
277、作者:晏殊
278、名家作品
279、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
280、(后阕头两句往往用对仗。)
281、髻鬟:古代妇女
282、半笺娇恨寄幽怀。
283、暮春天气,面对
284、词中所写的活动的人物都是女性,景物都有残败的荷花,抒发的都是寂寞之情。 再说异: 1、作者的时代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作者虽都姓李,李璟作为男子汉是南唐的皇帝,清照作为女儿身是北宋的女词魁。 2、叙写方式不同。《一剪梅》先写故事情节,后抒情:午后,女主人睡醒,惺忪朦胧之际朝窗外一看,那藕荷的红花正残零逐去,床上的玉簟似乎也有秋意。她似乎有些懊恼,脱下罗裳,换上便装,独自泛一叶小舟去看看吧,一看吃惊。荷花随风而下。随流水而去。抬头看天上雁阵排空,月光撒满了西楼。由这些情节引发了“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感慨。而《摊破浣溪沙》是边写景边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前写悲秋,后写念远。构思新颖,自然贴切。体现了南唐词坛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特色。 3、结尾方式不同。《一剪梅》的结尾,是将无限的苦楚放到词中女主人的反复深思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个“思”字把人折腾得无法排遣。而《摊破浣溪沙》却把无限的惆怅定格在一个动作上——“倚栏干”。悲秋念远的女子,充满了感伤和哀怨,不忍回屋睡觉了。沉之至,郁之至,凄然欲绝,意兴清幽,有说不尽之意。